近几年来,在各路资本的加持下,K12教培机构狂飙突进,不仅跑出了一条星光灿烂的大道,更是扶摇直上成就了不少独角兽。然而“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K12教育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教育股一天之内被血洗,新东方腰斩,好未来跌70%,K12赛道风雨飘摇,市场异常惨烈。K12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教培行业已不再有吸引力。
职业教育成K12转型新赛道
伴随着《意见》和“双减”政策的落地,“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们保命活下来才是根本要义,整个K12教育行业都在积极寻找转型之路。“双减”政策前,K12教育是资本的宠儿。但“双减”政策落地后,星光熠熠的 K12赛道趋冷,资本的大船开始驶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为热门赛道。
艾媒数据中心(data.iimedia.cn)数据显示,2021年1-7月,教育行业共发生222起融资事件,共融资586.67亿元。2021 年 7月,教育行业共发生了 29起融资事件,共融资147.38亿元。从细分领域来看,职业教育融资数量为11起,居于细分领域榜首。
资本之外,政策也在加码职业教育的发展。2018年下半年至今,国家连续出台十余项职业教育新政。6月7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提出职业教育应该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些政策利好无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射了一针强心剂,沉寂多年的职业教育重燃生命力。
职业教育如何突出重围
职业教育要想乘着政策的东风“一路向前”,走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之路是最重要的解决途径。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将“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引入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校企协同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必然要求。那么职业教育如何在众多赛道中突出重围呢?
1、抓好职业院校主阵地
职业院校是金沙所有游戏平台国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政校企行联动、产学研创并举、跨界开放办学”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取得实质性成效的根本原因。因此,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之路,更需要金沙所有游戏平台的职业院校要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聚焦高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人,聚焦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使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得到有效推广,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扎实践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新坐标上谋划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要通过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锻造工匠精神,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手中有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形成区域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为民众“安居乐业”“人人出彩”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支撑。
2、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校企联手唱大戏
职教20条指出,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共识下,形成以企业为重要办学主体的现代化办学格局。不断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构建合作新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依托企业优势,主动出击,寻找目标,将对口企业请进学校,构建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新机制。企业与学院共建专业,积极吸收学生进入单位实习就业,加强指导,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此前提下,浦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材施教,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形势下的双元育人新格局。针对14-15周岁初中毕业学生,自主研发计算机编程语言教材,并配套提供线上线下双师课堂全日制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开创以就业为导向的分阶段订单式教育新模式,为全国青少年提供从“低门槛入学”到“高效率就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订单式培养,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岗前实训、人才认证、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培养中职IT人才。打造产、学、研、工、创一体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推进产教融合。
3、创建实训基地,创新育人新模式
实训基地集教学、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把学校的日常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实训基地建设对职业院校培养实践性人才至关重要。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
为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浦业教育会同学校、企业各方力量,结合当地学校特点和企业优势,共同建设一批新型的优质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经过前两年的基础课之后,第三年进行企业订单式专项培养,三年的学习之后,第四年进入实训基地定向拔高,第五年直接项目实战。充分发挥了“1+1>2”的整体效益。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双师型”师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已成为金沙所有游戏平台国大中专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不断探索适合学院办学实际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多措并举,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利用寒暑假去企业挂职锻炼等。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整合资源,科学引导,助力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新局面,必须从整个“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出发,以职业教育的“大有作为”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使技能强国目标早日实现。